自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“阶段性收紧IPO与再融资节奏”的827新政以来,已满两周年。目前A股IPO市场呈边际回暖态势 ,但“快节奏IPO时代”难以重现 。
IPO上市企业增多,截至8月31日,年内已上市67家 ,同比增8家;募资合计656.13亿元,同比增55.23%。
受理企业显著增多,年内新增受理企业180家 ,较去年同期的32家增加148家,增幅为462.5%。
但在审与终止审查数量持续下降,目前各板块在审企业共289家 ,同比减少36家;终审企业90家,同比减少277家,降幅为75.5% 。市场仍处于“消化存量、控制节奏 ”的阶段。
新股收益显著 ,截至8月27日,年内无新股IPO上市首日破发,首日收益率达169.7%,同比增56% ,是2023年同期收益率的4.6倍。
IPO融资额增逾五成
今年以来,上交所主板15家IPO公司完成上市,募资342.33亿元 ,另有1家企业在发行阶段;科创板8家IPO公司完成上市(开板以来累计上市589家),募资81.17亿元,无企业在发行阶段 。
深交所主板8家IPO公司完成上市 ,募资43.78亿元,无企业在发行阶段;创业板24家IPO公司完成上市,募资148.87亿元 ,另有1家企业在发行阶段。
北交所11家IPO公司完成上市,募资36.53亿元,另有1家企业在发行阶段。
易董数据统计显示 ,华泰联合与国泰海通保荐IPO上市数量最多,均有7家企业上市;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并列第二,均有6家;有4家企业上市的券商是东兴证券、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;有3家上市的是中金公司 、招商证券、国联民生保荐、国金证券 、东方证券;有2家上市的是天风证券、兴业证券、平安证券 、国投证券 。
有1家企业上市的券商是华安证券、中泰证券、申港证券 、方正证券承销保荐、中银证券、长江证券承销保荐 、国信证券、国元证券、光大证券、广发证券 、银河证券。
12家券商IPO上市保荐收入过亿,分别为华泰联合(3.82亿元)、中信建投(3.78亿元)、国泰海通(3.28亿元) 、中信证券(3.28亿元)、中金公司(2.48亿元)、国联民生保荐(1.67亿元) 、东兴证券(1.66亿元)、申万宏源保荐(1.38亿元)、东方证券(1.37亿元) 、招商证券(1.34亿元)、天风证券(1.29亿元)、兴业证券(0.95亿元)。
新增受理增4.6倍
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受理量均大幅增加 。其中 ,上交所受理33家,其中主板9家,科创板24家 ,去年同期仅科创板受理1家;深交所受理32家,其中主板11家,创业板21家 ,去年同期仅主板受理1家;北交所受理115家,去年同期为30家,同比增85家。
38家券商保荐上述受理IPO申报企业 ,平均保荐4.79家,中位数保荐2家,表明大多数机构保荐数量较少 ,最大保荐数量为27家,由国泰海通保荐;最小保荐数量为1家,共14家券商。
国泰海通证券以27家保荐数量位居行业第一,领先第二名中信证券4家;中信建投以14家位居第三 ,形成"三足鼎立"格局。
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地位,前三名机构(国泰海通 、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)合计保荐64家,占总量的35.16%;前五名机构合计保荐84家 ,占总量的46.15%;前十名机构合计保荐118家,占总量的64.84% 。
第一梯队(≥14家),分别为国泰海通(27家)、中信证券(23家)、中信建投(14家) 、华泰联合(10家);第二梯队(7-10家)为中金公司(10家) ,民生证券、国金证券(8家),东吴证券、申万宏源承销保荐(7家);第三梯队(4-6家)为国投证券 、国信证券、东方证券(6家),开源证券、中泰证券(5家) ,招商证券 、浙商证券、广发证券(4家);第四梯队(1-2家)为,兴业证券等8家券商(2家),申港证券等14家券商(1家)。
中小券商有生存压力 ,超过三分之二的机构(25家)保荐数量不足3家,市场竞争激烈,资源向头部集中趋势明显。
在审减少36家,终审降超七成
今年以来 ,上交所61家(主板24家,科创板37家)在审,深交所54家(主板25家 ,创业板29家),北交所174家 。
国泰海通保荐在审企业数量最多,为42家 ,超过第二名中信证券9家。具体来看,在审企业超过10家的券商分别是,国泰海通(42家)、中信证券(33家) 、中信建投(22家)、中金公司(18家)、国投证券(13家) 、招商证券(12家)、华泰联合(11家)、国联民生(11家)、东方证券(11家) 、国金证券(10家)、广发证券(10家)、东吴证券(10家)。
尽管国泰海通保荐在审企业数量远超中信证券 ,但在预计募资金额方面较后者还有较大差距,中信证券与国泰海通在审企业募资额分别为850.98亿元 、418.72亿元 。中金公司居在审募资额第二名,为670.26亿元;其他在审企业募资额居前十的券商还有中信建投(195.36亿元)、华泰联合(138.46亿元)、招商证券(112.17亿元) 、国投证券(89.9亿元)、东方证券(88.68亿元)、国金证券(78.26亿元) 、国联民生(74.63亿元)、
终审方面 ,上交所19家(主板16家,科创板3家)终止审查,深交所36家(主板11家,创业板25家) ,北交所35家。
此外,方正证券研报提到,年内IPO收益质量较2023年“827新政”前明显走强 ,一是“827新政”以来A股IPO破发数量锐减。在1月1日至8月27日的统计区间内,2023年、2024年 、2025年IPO上市首日破发数量分别为45家、1家、0家;二是与此同时,2025年募资规模加权的IPO上市首日收益率为169.7% ,相较2024年同期108.9%的加权收益率同比增长56%,更是2023年同期36.9%加权收益率水平的4.6倍 。
市场回暖但快节奏难现
尽管IPO市场呈现回暖迹象,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 ,不会回到从前的高强度、快节奏状态。
一家排名靠前券商投行分公司负责人称,由于去年IPO受理基数偏低,今年受理量的同比对比显得更为突出;而随着年内IPO在审数量下降 ,撤否 、终止审查的情况也有所减少。“从整体感受来看,近期IPO审核不会有大的变动,应该会慢慢回暖,这需要一定时间 。 ”
投行人士何南野分析指出 ,北交所IPO受理企业数量大幅增长,IPO整体呈现边际回暖态势,但沪深两市的受理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。他认为 ,鉴于沪深两市当前排队企业数量偏少,且伴随资本市场逐步回暖,未来两大交易所或有望放宽对受理企业的审核尺度。
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表示 ,市场回暖通常会带动IPO节奏回暖,国内IPO节奏会进行适度调整,与当前市场状况相匹配。但他也指出 ,IPO不会再恢复到从前那样的快节奏,因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之一是为国家战略目标提供支撑,所以会优先向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优质公司倾斜 。
方正证券称 ,多组数据结论表明步入稳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是当前A股IPO的重要特征。随着牛市行情的演绎和更多增量资金入市,结合IPO受理提速和北交所崛起,建议适时增加对收益增强属性的打新策略的关注。
(文章来源:财联社)
证券融资杠杆:多少岁可以开户买股票-这两类人将失去美国公民身份!美政府废除“出生公民权”获最高法院有利裁决 特朗普:巨大胜利!
股市杠杆软件:股票哪个证券公司开户好-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审核提速 又一企业过会 5家IPO排队 谁将首单上市?
股市融资杠杆:股票开户手续费怎么算-国内首场机器人足球3v3 AI赛落幕 清华大学火神队夺冠
股票软件app网站:股票开户以后怎么充钱-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“更大力度”稳楼市 后续哪些政策可期?
股票开户需要哪些条件:股市上杠杆什么意思-光伏行业协会澄清涉多晶硅传闻 “以大收小”收储进展仍有不确定性
常见杠杆:股票多少可以融资-多次泄露内幕信息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谭瑞松被公诉
线上配资_十大配资平台_在线配资开户_炒股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城堡投资创始人、首席执行官肯·格里芬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”上表示,特朗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防止非法移民进...
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,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。消息面上,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3月24日,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,瀛通通讯直线涨停,明月镜片涨超10%,比依股份、博士眼镜、恒玄科技、国光电器等跟涨。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